沈阳军区前进话剧团进京参加中国话剧90年新剧目交流演出的大型话剧《炮震》(庞泽云、王承友编剧,雷羽导演),曾在去年金秋十月进京参加全军话剧创作研讨会,这次进京已在原剧基础上作了较大修改,更趋成熟。这出戏在人们面前展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军指战员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加强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崭新风采。
一个炮兵团迎来了科技含量很高的新装备,是积极地在接受它的过程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技术素质,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还是因循守旧,怀恋驾轻就熟的旧装备,延缓改革的进程,这构成了《炮》剧的矛盾纠葛和中心内容。通过文化考试重新确定培训骨干,这项新举措出台,犹如一石激起了千层浪,竟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贯彻这一举措,不仅使曾为连队立下过汗马功劳的战士“小神炮”和一些班长不能顺利地继续当“骨干”,就连从当兵那天起,奖状和立功喜报就一直跟随着他的连长刘大海,能不能继续在连队唱主角都成了问题。在新装备面前,看人和用人的标准发生了变化。那个一直不被重视的炊事班新兵蛋子赵启因为文化素质拔尖,在全连文化考试中考了个状元,竟然成了连长新装备课的辅导员;连长刘大海因为根本回答不了战士的提回,甚至连基本的课程都听不懂而只能靠边站了。新装备带来的这场变革,直接关系到这些普通官兵的命运。剧中最尖锐的矛盾发生在团长林风和参谋长陈烈中间。林风要收回让陈烈全权处理新装备训练中一切事情的成命,要把“神炮连”的老骨干们全盘留下,并把正在全身心地在连队搞试训的陈烈撤回来。
陈烈是一条热血汉子,他是新时期带兵人的一个比较真实、比较完美的形象。他既有高等院校深造的学识,又有部队实际工作摔打的经验;既有清醒的理智,又有火热的情感;当团长林风坚守着陈旧观念,只从感情出发,不问青红皂白不看实际效果,硬要把陈烈从试训连撤回时,陈烈并不盲从屈从,他坚持保留自己的意见,要求召开党委会。这个剧可贵之处之一是没有简单化地处理对待新装备的两种态度。新装备的训练水平决定着火炮的反应速度。陈烈在与林风争辩中一再强调:“在现代战争中,摧毁别人还是被别人摧毁,往往就在这十几秒、几秒、乃至一秒钟的差异!”按常理,好像是应该由陈烈来坚持用新装备参加上级规定要他这个团参加的那个“蓝剑演习”;可恰恰相反。陈烈考虑到团长林风对新装备的训练和指挥是“弱项”,如果用旧装备参加演习,老团长还能轻车熟路,会顺利越过这个坎儿。他考虑到林风代理团长工作已有两年,今年如不提,他的军旅生涯可能就到头了。陈烈的这番情意令林风深为感动。
江总书记的十五大报告在谈到国防和军队建设时曾指出:“适应世界军事领域的深刻变化,加强教育训练,提高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这是我军建设的崭新的课题,也是时代的呼唤;而反映我军这前所未有的历史性的沸腾的生活,又是摆在我军广大文艺工作者面前的崭新课题,这也是伟大时代的热切呼唤。很明显,《炮》剧的编剧、导演、演员和舞美设计者们是敢于硬碰硬的,他们“啃”了一块“硬骨头”。人们愿意看到更多的像《炮震》这样对我军最新现实生活“正面强攻”并战果颇大的军事文艺题材力作问世!